烟台十年|海洋生产总值居山东第2位,向现代海洋强市跨越-下载亚博app

9月19日上午,“山东这十年·烟台”主题新闻发布会在烟台召开,会上,中共烟台市委常委、副市长牟树青在回答记者提问时介绍,烟台市海洋生产总值由2012年的829亿元增至2021年的2170亿元,年均增长11%,生产总值居山东省第2位,逐步实现由传统海洋大市向现代海洋强市跨越。
发布会上,有记者提问,烟台如何做好海洋强市文章?

牟树青介绍,烟台海洋资源禀赋优越,拥有1071公里的美丽海岸线以及全省20%以上的海域面积、30%以上的沿海区市、40%以上的海岛面积,这是烟台经略海洋的底气所在。近年来,烟台市委、市政府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经略海洋的重要指示精神,积极践行海洋强国、海洋强省战略,全市海洋生产总值由2012年的829亿元增至2021年的2170亿元,年均增长11%,生产总值居山东省第2位、全国沿海地级市前列,逐步实现由传统海洋大市向现代海洋强市跨越。

聚焦资源禀赋

培强壮大现代海洋产业

以工厂化的理念推动现代渔业加快转型升级。渔业经济总产值由2012年的603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1112.5亿元,年均增长6.3%,渔民人均纯收入由2012年的1.35万元增长到2021年的3.44万元,年均增长9.8%。海洋牧场总面积超过137万亩,国家级海洋牧场占全国1/9,形成了海洋牧场“全国看山东、山东看烟台”的发展格局。

全市水产苗种产量由2012年的3087亿单位增长到2021年的3800亿单位,苗种产值由2012年的21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25.6亿元。自贸试验区烟台片区率先建成全国首个海洋种质资源引进中转基地,构建三文鱼从“鱼卵到成鱼”全产业链无缝衔接体系。以莱州明波水产为龙头,大力发展陆基工厂化循环水与深水网箱融合养殖,实现斑石鲷等名贵品种“南鱼北育、南鱼北养”,助力渔业提质增效。

以大国重器的定位推动海工装备产业持续做优做强。烟台船舶及海工装备基地成为全球四大深水半潜式平台建造基地之一、全国五大海洋工程装备建造基地之一,国内交付的半潜式钻井平台80%在烟台制造。中集来福士建造的大国重器“蓝鲸1号”“蓝鲸2号”在南海顺利完成两轮可燃冰试采任务,将我国深水油气勘探开发能力带入世界先进行列。蓬莱中柏京鲁船业是农业部授予的全国唯一“远洋渔船建造与技术示范基地”,蓬莱大金海洋重工海上风电装备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30%以上。

以龙头引领的模式推动海洋生物医药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培育了绿叶制药、荣昌制药、东诚药业等多家生物医药领军企业,2021年上市4种新药,其中2种国家一类新药,烟台已成为中国北方重要的生物“药谷”。山东国际生物科技园建立了“渤海湾海洋微生物药用种质资源库”,牵头承担的“烟台市创新型海洋医用材料产业孵化聚集创新与示范项目”获得国家海洋科技一等奖。

聚焦区位优势

着力打造世界一流现代化强港

烟台港是国家“一带一路”倡议重点建设的港口,也是山东半岛及内陆腹地能源物资运输的重要口岸。现有10大港区,其中8处为国家一类开放口岸,已与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00多个港口直接通航。拥有生产性泊位244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泊位110个,40万吨级矿石泊位、30万吨级原油泊位、20万吨级通用泊位、15万吨级集装箱泊位达到或接近国内外同类码头最大靠泊等级。

2021年,全市港口实现货物吞吐量4.23亿吨,其中集装箱吞吐量365万标箱,分别较2012年增长56.7%、97%,港口货物吞吐量在全国沿海港口中由2012年第12位上升到第8位。今年1-8月份,完成港口货物吞吐量3.06亿吨、集装箱吞吐量272万标箱,同比分别增长8.3%、11.5%,烟台港已成为全国进口铝矾土第一大港、全国第一大对非贸易港、全国最大的化肥装船港、沿海第三大商品车出口港。

依托40万吨级大型矿石接卸码头,烟台港西港区建成国内最先进的铁矿石混配加工基地,通过自主研发的铁矿混配恒流量控制技术、双机互锁技术、远程全自动混配技术等,实现混配矿铁、硅含量偏差率在±0.2%以内,达到国际一流混配矿技术标准。

目前,烟台港正在积极拓展临港产业、航运服务、保税贸易等功能,建设公、铁、水及管线一体化集疏运体系,计划到2025年,货物吞吐量突破5亿吨,集装箱吞吐量达到410万标箱,打造成为立足环渤海、对接东北亚、辐射中西部的现代化物流中心。

聚焦绿色低碳

持续改善海洋生态环境质量

烟台市始终把“生态保护”作为第一要务,把“绿色发展”作为根本前提,不断加强海洋空间资源管控、生态保护修复,在着力实施产业强海、实现海洋经济强的同时,积极推进生态护海、实现海洋环境美。

抓好美丽海湾建设,建立湾长制工作体系,统筹推进陆海污染协同共治,近岸海域优良水质比例由88.5%提升到94.9%。每年组织开展公益增殖放流活动,累计放流半滑舌鳎、黑鲷、对虾等水产苗种100亿单位,有效修复海洋渔业资源、改善海洋生态环境,全市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达到8处,保护区面积2.56万公顷,生态渔业养殖面积发展到60万亩,年产值突破100亿元。

长岛海洋生态文明综合试验区入选国家级“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大力实施工业退岛、岛外车辆“禁进”、岛内车辆“控牌”等措施,2021年底,在全省率先实现集中供暖清洁能源全域替代、生活垃圾分类和污水处理全域覆盖,正在争创首个海洋类国家公园。

如今的长岛,大叶藻又在海滩礁石丛生,东亚江豚、斑海豹等濒危生物频繁群游,鲸鱼、海龟经常现身,东方白鹤、黄嘴白鹭等濒危鸟类明显增多,鸟类数量由333种增长到369种、提升10.8%,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画卷正在绘就。

来源:齐鲁壹点 记者 秦雪丽 吕奇

上一篇:
下一篇:
网站地图